首页 四十三号资讯文章正文

陈嘉庚的资料(陈 嘉庚)

四十三号资讯 2025年02月28日 02:30 7 admin

陈嘉庚的资料有哪些

陈嘉庚(1874年—1961年),爱国华侨领袖、企业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,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(现厦门市集美区),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,为辛亥革命、民族教育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“华侨旗帜、民族光辉”。

陈嘉庚 陈嘉庚(1874年10月21日—1961年8月12日),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(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)人,祖籍河南固始县。爱国华侨领袖、企业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。1913年,陈嘉庚回到家乡集美,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、集美中学、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。

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(现厦门市)的陈嘉庚先生,1874年10月21日,来自一个华侨世家。其家族中有两位先人移居海外,父亲陈缨纪在新加坡开设米店——顺安米店,大伯和二伯也走出国门。17岁的陈嘉庚1891年离开家乡,进入父亲的店铺工作,长达13年。

陈嘉庚认为什么是千秋万代的事业

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。陈嘉庚说:“民智不开,民心不齐,启迪民智,有助于革命,有助于救国,其理甚明。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,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,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。”他“立志一生所获的财利,慨办教育”。

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,不受外国的欺侮,必须从兴办教育开起。国家之富强与国民教育息息相关。国民发展之关键在于教育,教育是立国之本,是千秋万代的事业。启迪民智,有助于革命,有助于救国,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,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。

国家之富强,全在于国民,而国民之发展,又全在于教育,这是立国之基石。/ 他深知教育的力量,视其为千秋万代的事业,强调无论何时,提升国民的文化水平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。民智不开,民心不齐,唯有启迪民智,才能推动革命,拯救国家。陈嘉庚坚信,教育是启迪智慧、凝聚民心的利器。

陈嘉庚的故事主要内容

〖One〗、岁离开故乡,赴南洋经商,以其优秀的品德、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,经过艰苦创业,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。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,但他说,“财自我辛苦得来,亦当由我慷慨捐出”。

〖Two〗、故事之一:爱国华侨陈嘉庚,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,惨淡经营,终成南洋巨富。1919年秋,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,先后办起了小学、中学、师范。对于英国人的刁难,他坚定地表示:“企业可以收盘。学校决不能停办。”他变卖家产,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。

〖Three〗、大名鼎鼎的爱国华侨陈嘉庚是以橡胶制品白手起家的。当时有一家汽车配件厂刚开工,需要大量的橡胶,陈嘉庚求胜心切,便找到这家工厂的厂长,不但没成功还碰了一鼻子灰,原来这家工厂早已有意和另一家橡胶厂合作。

〖Four〗、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。1940年,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历访重庆、延安等地。他据实发表关于延安观感的演讲,盛赞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。通过对国共两党辖区的访问,陈嘉庚认为“中国的希望在延安”。

关于陈嘉庚的资料

〖One〗、陈嘉庚(1874年—1961年),爱国华侨领袖、企业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,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(现厦门市集美区),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,为辛亥革命、民族教育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“华侨旗帜、民族光辉”。

〖Two〗、陈嘉庚(1874—1961年),又名甲庚,字科次,著名爱国华侨领袖、教育事业家。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二日(1874年 10月 21日),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。9岁人读南轩私塾,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。不久,其父破产,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,获得良好信誉。

〖Three〗、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(现厦门市)的陈嘉庚先生,1874年10月21日,来自一个华侨世家。其家族中有两位先人移居海外,父亲陈缨纪在新加坡开设米店——顺安米店,大伯和二伯也走出国门。17岁的陈嘉庚1891年离开家乡,进入父亲的店铺工作,长达13年。

陈嘉庚的详细资料有哪些?

陈嘉庚(1874年10月21日——1961年8月12日),著名爱国华侨领袖、企业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,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(今福建厦门集美区)人。1913年,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、集美中学、师范、水产、航海、商科、农林等校(统称集美学校)和厦门大学。

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,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,创办了厦门大学,有文、理、法、商、教育,五院17个系,这是唯一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,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。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,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。

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(现厦门市)的陈嘉庚先生,1874年10月21日,来自一个华侨世家。其家族中有两位先人移居海外,父亲陈缨纪在新加坡开设米店——顺安米店,大伯和二伯也走出国门。17岁的陈嘉庚1891年离开家乡,进入父亲的店铺工作,长达13年。

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领袖、企业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,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(今福建厦门集美区)人。1913年,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、集美中学、师范、水产、航海、商科、农林等校(统称集美学校)和厦门大学。厦门大学、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“校主”。

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。陈嘉庚指出,“教育为立国之本,兴学乃国民天职”。从1894年在故乡集美创办“惕斋学塾”算起,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年之久,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,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,按照当时黄金费用估算,超过一亿美元,在中国教育史上乃“千古一人”。

年,他开始筹备厦门大学,投入巨资100万元作为开办费,并承诺分12年支付300万元常年费,尽管当时他的资产只有400万元。厦门大学在1921年4月6日正式开学,设有师范部和商学部,到1936年已发展成为拥有文、理、法商3个学院9个系的综合性大学,是当时国内学科门类比较多的大学之一。

标签: 陈嘉庚的资料

发表评论

今日四十三号沪ICP备201808888号-1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Z-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:201825640